《决定》践行时丨调研广深先进经验,谋划助力改革发展——赴广东学习调研感悟之五
发布日期:2023-08-15 浏览次数:1827
建工检测 道桥所所长 常亮
8月9日至11日,建工检测党委书记、董事长方申柱一行六人赴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广东院”)、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院”)学习调研。在不到60小时调研行程中,参访4个基地、参加2次座谈交流,行程紧,节奏快,效率高,收获丰。
广东院:开发应用先进技术,发展智能物联
广东院是广东省内建筑工程检测领域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约8%~10%,其先进技术应用、智慧化发展水平令人印象深刻。
走进广东院材料智能化检测示范实验室,各类智能设备一片忙碌景象:机械手忙于抓取试块、钢筋,开展尺寸测量、重量偏差检测、强度测试等工序,实现检测全过程自动化和过程中人员、设备、材料、环境、数据、报告的全面可追溯,提高了检测机构工作效率和行业监督管理的数字化水平;自主研发的超大型幕墙检测设备、全自动混凝土抗渗检测系统、全国最大的民用风洞等是检测能力的保证,国际领先的三维智能检测车、自助研发的5G智能检测车及三维雷达为应急抢险提供技术保障;城市基础设施信息化监管云平台、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平台、智慧社区管理平台等平台基于物联网技术,通过系统集成、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
深圳院:紧扣绿色发展理念,注重人文关怀
深圳建科院致力于生态宜居发展规律研究及绿色人居环境实践,紧扣国家绿色建设发展22年,取得丰硕成果。深圳院2009年、2022年自主设计、建造的两栋建筑——建科大楼、未来大厦,是践行绿色发展、人文关怀理念的具体体现。
建科大楼设计时通过建筑体型和布局设计、架空绿化和生态补偿、自然通风和立体遮阳、屋顶和垂直绿化等技术应用,打造“有生命、会呼吸”的建筑;通过设立社区图书馆、“行学苑”幼儿园等落实人文关怀,打造“有爱心、有温度”的建筑。投入使用近14年来,大楼已成为城市建筑森林中的一株绿色“大树”,繁花似锦、绿植成瀑,引来蜂蝶戏舞、鸟儿筑巢,员工在其间健康、愉悦的工作;每年相对常规建筑节约电费145万元,节约水费5.4万元,节约标煤610吨,每年减少1600吨碳排放量,平均节能38%。
未来大厦坐落于深圳国际低碳城,采用“光伏发电+高效储能+直流配电+柔性控制”(简称“光储直柔”)技术集成方案,是世界上第一个走出实验室、规模化应用的全直流建筑。大厦采用低压直流配电技术,±375/48V系统拓扑构架,试验覆盖照明、空调、办公等全部电气设备的直流化,可提升建筑用电智能化和安全性水平,降低电网峰值负荷,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675吨,全年平均能耗较深圳普通同面积办公建筑减少46.6%。通过立体绿化实现遮阳、柔光,绿植采用雨水滴管技术,节水高效。
两栋建筑,是深圳院绿色人居环境探索的卓越成果,完美的展现“平视生命,共享生命精彩”的企业愿景。
调研行:对标先进查找不足,推动改革发展
通过本次调研,发现建工检测在市场资源规模、改革发展起点等方面存在的优势与潜力,更看到差距与不足:
一是高端人才差距。广东建科院现有员工1500余人,博士、博士后4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本科以上占比77%;深圳建科院博士18人、本科以上占比77%;高质量的人才助力科技创新、标准编制、知识产权、创新平台建设、先进装备及创新产品开发,取得丰硕成果。与之相比,建工检测高端人才数量及科研成果上存在明显差距。
二是先进技术应用差距。与广东建科院、深圳建科院相比,建工检测尚处于应用传统检测技术阶段,智能化检测设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尚未起步,物联网技术应用、平台建设、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尚待推进。
三是思想理念差距。如人才、技术、设备相比,思想观念的差距更为重要,人才、技术、设备可以引进或购置,思想观念则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认识才能得以提升、转变,安于现状、故步自封不是发展之路。
11日清晨6时,方书记组织调研组成员到莲花山公园小平塑像广场瞻仰小平同志铜像。莲花山顶远眺特区新貌,天蓝海碧、高楼林立;小平同志步伐坚定、阔步前行,见证着深圳特区改革发展的成就。深圳特区发展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0月《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相信深圳特区的明天会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建工检测处在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全体干部职工亦应打开格局、开阔视野、提高站位,敢“闯”能“创”,笃行实干,书写属于建工检测的“春天的故事”。